重要新闻 > 学校概况 > 重要新闻 >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

2023-06-25 16:43 浏览次数:13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在学习中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充分认识这一思想是推动新时代伟大实践、引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我们就能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习近平著作选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为开卷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精辟概括,深刻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作出重要阐述,为我们深入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深入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党取得“两个确立”重大政治成果,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入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特别是新时代十年革命性锻造,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取得“两个确立”重大政治成果,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这无疑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表明,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系党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风云变幻中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在大战大考中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砥柱中流,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坎上。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全面从严治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经过新时代十年的革命性锻造,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入的《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群关系,就不可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掌舵者、领航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今天的中国人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收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信自强,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这无疑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自信自强是新时代的显著标识,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鲜明特征;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是新时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深切感受到“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的自信自强,深切感受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新时代十年,这种自信自强、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鲜明地体现在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鲜明地体现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的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我们敢于进行坚决斗争,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抖、腰杆子不弯,吓不倒也压不垮;鲜明地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十五年……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只有自信自强,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才能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这一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必须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自信自强,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党带领人民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岁月峥嵘,沧桑巨变。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入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两大奇迹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无疑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百二十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四亿人,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具备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在艰苦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中不断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不断创造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实现伟大梦想奠定更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书写新篇章。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收入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无疑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以独特的理论创新和辉煌的实践成就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回答了一系列现代化之问,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贡献世界、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宽广的国际视野、博大的天下情怀。新时代十年,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的严峻局面,我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充分发挥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作用,为各国互利合作、共赢共享提供了一系列国际公共产品。近十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0%以上,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不断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携手各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来源:《求是》2023/12

  • 电话:0931-8651409 8495972 13919396563
  • Email:wxy19792008@sina.com
  • 地址:兰州市嘉峪关东路42号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
  • 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2023002164号-1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4275号